【摘要】自2017年《政府会计准则第5号——公共基础设施》实施以来, 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财务会计变革实践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铺开。我国的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务会计实践现状如何, 全新的财务会计变革究竟会带来何种影响, 以及如何推动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的财务会计实践更好地服务于治理目标, 日益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的话题。本文以行政事业单位一线财会人员为被试, 通过设置2×2组间实验来探究公共基础设施资产财
【摘要】本文辨析了企业组织层面追求净零排放的两种不同路线, 即个体净零路线和个体贡献集体净零路线。本文的研究表明, 两种路线在要求企业尽力实施碳减排和碳移除方面理念一致, 最大差别在于是否使用碳信用抵消碳足迹、 是否考虑解决方案的避免排放以及如何考虑价值链外的融资。本文认为, 企业的最佳实践应当是在追求个体净零排放的同时追求个体贡献集体净零排放, 可采取的气候行动关键步骤包括: 第一, 制定科学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 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 生产力发展路径, 具有高科技、 高效能、 高质量特征的生产力。在外延上, 新质生产力是具有八种融合的生产力, 会计在这八种融合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要使会计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就必须运用“大智移云物区”等现代信息技术, 使会计信息的提供能够更全面、 系统、 完整、 连续和实时。会计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又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本文在分
【摘要】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以及会计、 审计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分析, 对新质生产力与审计数字化转型的关系及审计数字化的变革发展、 动力机制和实践框架展开系统性研究。研究认为: 现代审计日益演化成为由技术型审计人才、 创新型审计技术和多维审计数据等要素共同构成的新型审计体系, 并形成了审计主体与审计对象、 数字化工具之间的“数字化”新型生产关系; 新质生产力是审计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源,
【摘要】基于TOE理论框架, 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 从组态视角分析我国国有制造企业和民营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组态路径的异同。研究发现: 国有/民营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受内外环境中多重因素的交互约制与影响, 单一因素无法导致结果发生; 国有制造企业高水平数字化转型路径可归纳为主动响应型和外部扶持型, 民营制造企业高水平数字化转型路径可归纳为内源自发型、 外部引导型、 全面协同型和
【摘要】兼具负债与权益双重属性金融工具的会计分类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但目前尚未形成一致的结论。本文分析了具有权益特征的金融工具在现行会计处理中面临的挑战, 特别是负债与权益的划分问题, 回顾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2018年《具有权益特征的金融工具(讨论稿)》中提出的新分类方法所引发的争议及其最终被搁置的原因, 重点讨论了IASB在放弃全面变革的情况下, 其2023年
【摘要】本文选取2008 ~ 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实证检验杠杆操纵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 杠杆操纵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投资, 且杠杆操纵通过提升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来抑制创新投资。尽管杠杆操纵在短期内有助于企业获得信贷资金, 但企业并未将其用于创新活动, 且长期来看, 杠杆操纵会阻碍企业获取信贷资金。进一步地, 在非国有控股、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以及行业市场
【摘要】不同评级机构出具的ESG评级结果存在差异是否会对企业管理层的决策产生影响?本文选取2013 ~ 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 通过文本分析方法构建衡量企业管理层短视行为的指标, 并探讨ESG评级分歧对企业管理层短视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 当不同的ESG评级机构对同一上市公司的ESG评级存在较大分歧时, 会加剧企业管理层的短视行为。机制检验发现, 信息不对称和融资
【摘要】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代理理论, 本文以2011 ~ 2022年我国创业板、 科创板上市公司为样本, 实证检验独立董事网络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与独立董事网络结构洞均能显著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 并且独立董事网络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来抑制非效率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 融资约束会削弱独立董事网络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 在东部地区
【摘要】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选取2011 ~ 2022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 基于信息协同视角, 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业财融合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 业财融合可显著提升供应链韧性, 内外部信息协同是业财融合提升供应链韧性的重要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 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的制造企业业财融合对供应链韧性的提升作用越强。基于要素密集度
【摘要】企业数据资产确权、 管理与交易的有效性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基于信息经济学和资产管理理论, 构建包含数据资产确权、 管理、 交易和安全技术问题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 数据资产权属界定是管理与交易的基础, 数据资源持有权、 数据加工使用权和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框架能够为数据资产确权提供清晰的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引; 数据资产分级分类标准的提出和高效的数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紧密契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新质态, 正逐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国家强调高质量审计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在此背景下, 有必要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与政府审计高质量发展的交互。新质生产力与政府审计高质量发展的交互机理主要体现在: 政府审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以及新质生产力为政府审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视角。此外, 新质生产力与政府审计高质量发展的交互还能推动生产力跃迁、
【摘要】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正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但企业违规经营的乱象仍时有发生, 使得企业合规问题受到各界广泛关注。近年来, 企业合规的理念在我国兴起并得到不断发展, 合规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内部治理方式逐渐被接受, 传统的合规审计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也逐渐演变为现代的合规审计。本文以我国1994年至2024年6月合规审计相关的文献为基础, 借助CiteSpace软件来进行可视化分析, 并从合规审
【摘要】发展数据产业对于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数据产业的繁荣离不开数据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然而, 当前我国数据企业经营仍面临战略定位不清晰、 商业模式不成熟、 数据合规成本高等困境, 导致了数据企业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 经营持续性不足、 数据安全及合规风险高等问题。合合信息成功在科创板上市充分说明了市场对其发展战略、 商业模式和数据治理的认可, 为数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摘要】新质生产力本身即是绿色生产力, 依托数字化赋能绿色技术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而发挥链主企业数字化引领作用又是提升产业链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单案例探索研究方法, 对伊利数字化赋能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和实现机理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 链主企业数字化对产业链上中下游绿色技术创新具有示范和赋能作用, 能够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 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绿色产品创新与绿色工艺创新背后
【摘要】绿色信贷政策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必须深刻认识绿色信贷政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效果和影响机制。相关研究在宏观和中观层面已较为成熟, 但在微观层面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框架。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 回顾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发展历程, 辨析其环境规制和金融工具特征, 综述绿色信贷政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影响及其内在机制, 包括对
【摘要】新质生产力正日益成为驱动企业增长和经济繁荣的关键动力。基于TOE框架理论和动态QCA方法, 采用2014 ~ 2019年我国A股1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 探索时间纵轴上技术—组织—环境因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 综合时间维度来看, 单一因素无法构成高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 存在六条路径皆可驱动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 可进一步提炼为环境驱动—技术协同模
【摘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既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 也是改革完善生产关系的应有之义。而优化营商环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基础与着力点, 也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深入探究营商环境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为研究样本, 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 探讨营商环境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