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与基层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息息相关、与百姓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与文化传承息息相关。从繁华都市的社区到偏远乡村的田野、从充满活力的校园到宁静的养老院,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群体对美术的渴望与期待各不相同。在美术资源下沉的过程中,美术机构和美术工作者已经探索出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实践路径。 探索
本报讯 为庆祝中意两国建交55周年,由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文化处、中国国家画院、意大利罗马市文化局、帕拉博览会特别机构(Azienda Speciale Palaexpo)、罗马当代艺术博物馆(MACRO)、中欧艺术基金会(China EU Art Foundation)合作举办,中国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生机盎然的世界——中国国家画院作品国际交流展”(意大利展)于当地时间3月14日晚在意大利罗马当代
本报讯 3月14日,“2025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在贵州师范大学召开。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屈健,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罗永祥,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李伟,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主任陈金华,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徐恒,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郑绍玲,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艺委会工作处副处长贺绚绚,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副秘书长冉茂列,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
近日,“墨韵文脉——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作为“墨韵文脉”系列展览的第七回,此次展览延续了之前美术馆与博物馆合作的模式,汇聚了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及中国美术馆的藏品240余件(套),涉及彩陶、简牍、帛书、画像砖、花砖、陶俑、木俑、写经、彩塑、临摹壁画等多个类别。刻“フ”宽带纹彩陶钵、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仪礼》简、相利善敝剑册、元致子方书、“白马作”毛笔、彩绘六
本报讯 3月15日,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作为指导单位,鲁迅美术学院主办、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承办的“国之大者——中国当代大型主题性雕塑创作手稿巡展”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该展览系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是全国美术工作者致力于红色革命题材主题创作的生动实践。本次展览共展出作品75件(套),通过雕塑艺术语言集中展示党的辉煌成就,讴歌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展现人民群众
本报讯 3月20日,由广州美术学院与岭南画派纪念馆联合主办的“从画派到学院:岭南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专题展”在岭南画派纪念馆正式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本次展览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画的现代化转型,通过五大单元、240余件珍贵作品与文献,系统梳理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科的探索历程,展现岭南画派精神在学院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 20世纪中叶,新中国美术教育面临重大转
本报讯 3月15日,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作为指导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主办的“敬惜字纸——当代观念性纸艺术作品巡展”在安徽省美术馆开幕。该巡展系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本项目学术顾问、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朱毅峰表示,此次巡展以合肥为起点,既是对江淮大地文化底蕴的致敬,也是以纸为媒推动跨区域艺术对话的实践。 本项目统筹、浙江师范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院长郑军德表示,本次
本报讯 3月9日,由广西书画院、中共崇左市委宣传部、崇左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共天等县委员会宣传部、崇左市美术家协会、天等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等县美术家协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2024年广西天等县农民画培训成果汇报展”在广西书画院举办。 本次展览展出作品287件,均出自天等县农民画创作者之手,他们中有农民、教师、学生,还有各行各业的美术爱好者。所创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涵盖了乡村振兴的辉煌成就、
陕西国画院黄河西藏新疆主题写生展暨学术交流活动启幕 本报讯 3月14日,由陕西国画院、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铜川书画院(铜川美术馆)承办的“山河如画——陕西国画院黄河西藏新疆主题写生展暨学术交流活动”在铜川美术馆范宽馆启幕。 本次展览展出的110幅作品均源于陕西国画院艺术家们深入各地的写生创作,从山川湖泊到古老街巷,从田园风光到市井生活,每一处风景、每一个场景都在艺术家的笔下焕发出独特的生命
中国女画家小幅精品邀请展在北京大学燕南园开幕 本报讯 3月20日,由中国女画家协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会议中心共同主办的“万物生长——中国女画家小幅精品邀请展”在北京大学燕南五十开幕。展览以原作和数字化的方式,展出了艺术家孙晓云、孔紫、闫平、林蓝、潘金玲、李小芳、安佳、邓柯、康蕾、李传真、马良芬、申卉芪、孙肖嘉、田雅君、王德芳、王一帆、王易霓、王志英、徐红梅、杨红、张凌的60幅作品,涵盖
艺述大美湾区 礼赞红色圣地——广东艺术名家作品邀请展在海丰举办 3月13日,“艺述大美湾区 礼赞红色圣地——广东艺术名家作品邀请展”在广东省海丰县革命烈士暨革命斗争史纪念馆开幕。本次展览汇聚了38名广东艺术名家及海丰画家的作品共计76件,涵盖绘画、书法、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出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各异,饱含艺术家们对大湾区和红色热土的深情厚谊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对时代的感悟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再次呼吁构建美术馆与博物馆的系统性协同机制,强调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数字化创新与学术联动,推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这一提案与成都市美术馆近年来的实践不谋而合——作为西南首个拥有“美术馆+博物馆”两个场馆双线发展的公共文化机构,成都市美术馆正以跨界融合为笔,书写着一份“文物+艺术”协同发展的城市答卷。 美术馆+博物馆:从“物理聚合”
【编者按】3月14日,“天行健——梁江‘学者书画’50年·广州展”在广东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呈现了梁江从艺50多年来的艺坛履迹、史论著述、书法作品和绘画创作等专业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展览将持续至4月20日。展览举办之际,特刊出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所作书面致辞。 梁江是治学严谨的学者和艺术家,我们相识在20世纪80年代的恭王府,当时他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跟随美学家王朝闻攻读硕士学位,我在王老主持的《中
本报讯 3月15日,“观·想的表达——尚可作品展(安徽展)”在安徽省美术馆举办。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安徽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工笔画学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指导,安徽省美术馆承办,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协办。尚可从安徽出发,先后在南京、北京等地深造和工作,其艺术生涯在跨越地域的过程中,不仅深受深厚的历史文化滋养,还广泛吸收多元文化的精髓,最终
本报讯 3月20日,由刘海粟美术馆与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的“彩韵墨象——谢天成艺术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以谢天成的大写意山水新作为主,共展出75幅彩墨、水墨作品。 谢天成的作品以积彩积墨而独树一帜,这些从写生而来却饱含历史与文化记忆的“彩韵墨象”,使他的山水画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谢天成以书法勾勒山水骨象之法度森严,以泼墨积墨呈现山水之筋肉盈茂多姿,以泼彩积彩表达山水之灵韵
本报讯 3月25日,“原道——徐累艺术展”在深圳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中,策展人通过对徐累作品和《文心雕龙》之间的内在关系的研究,展示了艺术家个体生命与时代精神共振的深刻图景。 徐累,1963年出生于江苏,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教授、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1980年他考入南京艺术学院,主习传统中国画。 他的主要创作方向是以现代观念改造中国传统绘画,使传统美学在新的图像中得到再生,形成风格并
本报讯 3月15日至18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国国家画院、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四川省诗书画院、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四川省新文艺组织发展联合会、东方雅韵(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戴代相传——戴晓花鸟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东楼展区三层举办。此次展览展出戴晓的花鸟画作品百余件,作品清新自然、儒雅脱尘,为观者带来了独特的审美感受。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2024年12月,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理事会主席皮特兰吉洛·布塔福科宣布,喀麦隆/瑞士籍策展人科约·库奥被任命为2026年第61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主策展人。在公开的声明中,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理事会强调了库奥的策展实践对“时代精神的脉动”的敏锐捕捉。同时,这也是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历史上首位非洲裔女性策展人。这位南非开普敦蔡茨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执行馆长究竟具有什么样的魅力,能够
2025 年 3 月 15 日至 20 日,被誉为 “全球顶级的艺术和古董博览会” 之一的欧洲艺术和古董博览会(简称 “TEFAF”)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办。此次展会吸引了全球艺术界的目光,共有 270 余家全球顶级画廊参展,展品总价值超10亿美元,显示出其在艺术市场的重要地位。 TEFAF由欧洲艺术与古董基金会于1988年创立,今年已经是第 38 届。该展会以其展品的丰富性和高品质闻名于世,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2025-2-28至2025-5-11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1774-1840)是德国浪漫主义运动先驱之一,他善于在风景画中刻画沉思的人物,将大自然描绘成心灵与情感汇聚之地,强调自然与内在自我之间的联系,对欧洲风景画变革具有重要影响。为纪念其诞辰250周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首次为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举办综合性展览,汇集欧美逾30家机构的75件藏品,包括卡斯帕·大
伦敦·英国国家肖像馆 2025-3-13至2025-6-15 爱德华·蒙克(1863-1944),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凭借代表作《呐喊》而出名。他常为家人、朋友、伴侣、自己,以及相识的作家、艺术家、收藏家等文化名人创作肖像画,其作品以大胆用色和充满活力的笔触为特点,对当时的肖像画派产生极大的影响,被认为是19至20世纪欧洲最具重要性的肖像画家之一。这是英国境内首次举办爱德华·蒙克肖像作品专题展,汇
古尔努尔·穆卡扎诺娃是一位哈萨克斯坦青年女艺术家,她的艺术风格受到中亚故乡丰富文化遗产的影响。她曾经在柏林魏森湖艺术与设计学院接受专业的艺术学习,塑造了她独特的风格。她的许多作品探讨个人和集体身份,研究文化背景如何影响自我认知,将传统的哈萨克元素与现代技术和概念相结合,是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对话。穆卡扎诺娃在作品中大量融入自己的文化根源,将哈萨克民间故事和历史的符号与叙事串联到她的艺术创作中。穆卡扎诺
【编者按】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书法的热爱日益加深,国家对书法的重视也日渐加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专业自1963年创立以来,已走过60余年,并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明确、完整的教学体系。《中国书法艺术》这门课程就是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根据当前各高校书法教学的具体现状,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结合前沿的课程传播手段,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中
宁波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简称:MoAE )自2020年开馆以来,共举办400场不同类型的活动。在不到四年的时间中,博物馆进行了将近900场的公益导览活动,前后有近10000名观众享受到这一系列导览活动带来的便利。在这一看似重复的博物馆日常活动中,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不断思索“导览”的意义与本质,并由此出发,最终将公共教育与公共服务相结合,创新性发展出公共教育:MoAE 小小导览员项目。 MoAE
名师简介 贾文忠,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国家画院贾文忠工作室高研班导师。先后任职于北京市文物局文物修复厂、首都博物馆以及中国农业博物馆。 金石全形拓作为传拓技艺的一种,将素描、传拓、剪纸等技法结合,是难度较大也是对传拓者个人修养要求较高的艺术门类。要创作出一幅优秀的全形传拓作品,需要对于所拓器物有着深入的了解,这就不仅要求其自身具备较深厚的美术功底
近日,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南苑大会议室举办了一场以“人工智能与艺术教育的应对之策”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此次盛会聚集了众多艺术教育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深刻影响艺术教育,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DeepSeek等开源模型的推出,社会各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艺术教育领域同样受到了这一技术浪潮的影响。AI技术不仅为艺术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活力,同时也
近日,佳士得拍卖举办的首次专门针对AI创作的艺术作品拍卖会“增强智能”(Augmented Intelligence)顺利结拍,并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绩。佳士得官方数据显示,此次拍卖会上拍作品共34件,总成交额超过72万美元,成交率高达82%,多件拍品成交价远超最高估价。此外,本场拍卖吸引了37%的新注册买家,其中近一半为千禧一代或“Z世代”(网生代)。对于这一结果,佳士得数字艺术销售副总裁兼总监N
每年3月的香港艺术周即将启幕,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与Art Central 2025将如约而至,为艺术爱好者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将于3月28日至30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湾仔博览道1号)举行,展会汇聚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40家画廊,其中包括23家首次参展的画廊,呈献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本届展会更加关注亚洲艺术家的崛起,参展画廊中超过半数来自亚太地区,预计将有
近日,中国嘉德拍卖宣布其新品牌“嘉选”首场拍卖会于3月20日至23日在嘉德艺术中心亮相。作为聚焦中端艺术品市场的创新尝试,“嘉选”品牌以“轻盈多元”为核心理念,计划每年3月、9月定期举槌,与春秋大拍及线上拍卖形成多层级联动。 2025年3月的首场拍卖会涵盖中国书画、瓷器玉器工艺品、古籍善本等九大专场,呈现3600余件艺术珍品,其中不乏萧愻《放鹤图》、于右任魏碑对联、清嘉庆御制洋彩瓶等重磅拍品。拍
3月13日至21日,纽约亚洲艺术周拉开了今年中国古董拍卖市场的序幕。去年正式加入纽约亚洲艺术周的Freeman's | Hindman拍卖行呈现了一批由华裔设计师郭卢恩收藏的金银器。该场拍卖是Freeman's | Hindman推出的第一部分郭卢恩藏品,选取50件(套)精致金银饰物,上及战国,下至明清,涵盖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风格器物。 这些藏品是郭卢恩于1979—2005年购藏,彼时正是中国高
20世纪以来,为了拯救清末不断走向衰落的写意文人画,有担当的中国画家拿出了不同的方案。其间虽然多有论争,但是在一个问题上是达成共识的,即他们一致认为中国画的创造、创新离不开写生。 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写生不仅贯穿于20世纪中国画创作的始终,更发挥了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对于中国画而言,写生不仅仅是一种积累素材、获取灵感的方式,同时也是新思想、新观念的传播方式。20世纪初,李叔同、刘海粟等留学归来的
1933年5月10日下午3时,由徐悲鸿与安德烈·德扎鲁阿共同策划的巴黎“中国美术”展览会在法国国立网球博物馆举行,该展览展出了52件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以及180幅涵盖多地域、多画派的现代水墨画作品,包括徐悲鸿、汪亚尘、张善子、王一亭、张书祈、诸闻韵、陈树人、齐白石、陈半丁、经亨颐等,共计71人。此次巴黎展览拉开了中国现代名画欧洲巡展的序幕。1935年《美术生活》刊登徐悲鸿《在全欧宣传中国美术的经过
发饰作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与服饰文化有着同等重要表现价值的组成部分,其存在与发展不仅体现在其自身的逻辑构建范畴内,更体现在其与服饰文化的配合表现中,即发饰的设计、制作和使用,均与传统服饰文化所具有的内在社会秩序性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发饰自产生之初所承载的礼仪象征功利性,使得它的设计、制作和使用均同时具备了礼仪和审美的双重功能。 自秦汉开始,笄改为簪,《释名·释首饰》中对簪的解释是“簪,建也,所以
《希望的田野》布面油画以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为主要背景,描述了初春时节,阳光明媚,大地复苏的景象。在江南的乡间,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田映入眼帘,仿佛置身于金色的海洋之中。此作正是捕捉了这一美妙的瞬间,展现了吴冠中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情厚意。春日油菜花是古今中外的画家们比较喜爱的题材,油菜花寓意着大地回春的生机与活力。 作品创作于1977年,描绘江南早春时节连绵灿黄的油菜花田,那温暖清新的色彩氛围极富视觉感
中国传统色系具有独特而完整的美学寓意,而以“玄黄”为中心的五行色体系无疑是其中的核心范式,在青、赤、黄、白、黑五种正色的交织中,构建起了中国人以色彩感应世界的精神图谱,五色、五行、五方、五音等一一对应。《周礼·考工记》更以“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的记载,赋予黄色丰富的社会意识和贯通天地的媒介属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也记载说:“黄,
《中国造像之美:丝绸之路上的石窟艺术与文明流变》 编著:陈柯翰、王凯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本书精选了我国石窟寺及国内外博物馆收藏的百余尊造像精品,覆盖了从犍陀罗到巴米扬、从古龟兹到克孜尔、从莫高窟到麦积山、从云冈堡到龙门镇的造像艺术脉络,并通过图文形式,使读者能够了解这些艺术遗产。17位国内外石窟艺术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历史、艺术、文化、哲学、鉴赏及历代风格演变等多个角度,对石窟造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