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采访,锦江区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探索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除了学校、家庭,更多主体由“局外人”变为“局内人”,建立起家校社密切合作的伙伴关系,共绘育人同心圆。 今年12月中旬,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成果展示暨“教联体”建设经验交流会将在锦江区召开,与会代表将现场观摩、深度交流协同育人的探索实践、先进经验。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去年10月在山东潍坊成功
一江碧水扮靓岳阳。(图/彭正阳) 采访组成员:刘毅 颜珂 陈文波 郑智维 刘烨烨 朱浩铨 采访对象 邹毅 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代主任 罗凌宇 湖南石化新区己内酰胺部党委书记 李挚 湖南省岳阳市委副书记、市长 胡长清 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南省林业局原党组书记、局长 江豚时而跃出水面,候鸟在湿地嬉戏,远处的麋鹿在芦苇丛中奔跑……驻
四川省成都市东光实验小学的学生们 教育是国之大计,办好教育是全社会的事。儿童青少年实现全面发展、健康快乐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同向同行、协同发力。 前不久,教育部、中宣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推动各地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方案》提出,各地要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力争到2025年50%的县建立“教联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育才附小银杏校区学生为国外访问学生讲解三星堆青铜文化。(图/冯瑞瑶) 今年暑期,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教科研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毛蓉蓉,连续第二年在中国科技馆参加“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培训”,对馆校合作的项目式学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毛蓉蓉参加的2024年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培训,由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共同实施。 毛蓉蓉告诉记者,肃州区将与地方科技馆合
谈及家校社协同育人,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喜树路社区党委副书记张倩向《民生周刊》记者讲述了一个自己亲历的故事: 因父亲离世、母亲生病,喜树路社区的一个孩子情绪非常低落。社区与学校、公益组织一起,给孩子提供了针对性很强的帮助。解决了生活、学习方面的困难后,孩子的心态明显好转。 喜树路社区有常住人口3.3万余人,是个典型的新市民融合社区。开放公共阅读空间,开展公益课程,组织社区研学……喜树路社区利
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驱车沿着锦江一路向东南,从娇子立交转下海棠路,迎面就是银杏大道,以及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红砂村花乡农居。成都市七中育才附属小学银杏校区的校园就在“海棠”和“银杏”的环抱之下,生机勃发。 育才附小银杏校区是一所2017年才落成的新学校,得益于锦江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成熟体系,在这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快乐充实;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老师从与家长、社会的有效沟通中丰富教学经
育人不能仅仅靠教育部门单打独斗。只有协调好社会、学校、家庭之间的关系,才能共同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从而最大化地发挥育人作用。 成都市锦江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和教育
作为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河南省郑州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重要论述和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发挥教育部门牵头职能,致力于家校社协同育人,引导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和专业指导优势,推进家校社深度融合,积极构建区域立德树人共
“康巴什”蒙古语意为卓越的老师,这座城市因教育而得名、因教育而发展、因教育而美好。 康巴什区作为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积极落实教育部等部门明确的构建“教联体”方案,以“美好教育”品牌引领,全力推进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从美好学校、美好家庭、美好社区3个维度出发,精心布局,协同发力,为孩子打造健康快乐成长的“大本营”。 美好学校滋养童年 持续推进大美校园建设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如平 “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教育谚语。教育孩子需要凝聚多方力量,办好教育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9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打通学校、家庭、社会育人资源,促进各主体协同发力、同向
重庆市荣昌区举办第二届中小学生劳动现场技能大赛,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图/CFP) 今年9月,教育部会同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科学技术部、公安部、民政部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50%的县建立“教联体”,2027年所有县全部建立“教联体”。全面推进“教联体”机制建设,这不仅有利于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的有效开
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大明山东麓的南宁市上林县,曾长期处于医疗卫生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的困境,特别是乡镇卫生院人才匮乏,老百姓看病难、成本高。 2014年10月,上林县召开医疗卫生县乡一体化改革动员大会。10年来,上林县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创“县乡一体,管办分离”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上林模式”,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少出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医药卫
第二届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论坛现场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
最近,《民生周刊》记者随中华环保联合会调研组赴福建省福州、厦门、南平市等地,调研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 从垃圾分类、环境清洁,到节水护水、动物保护、宣传教育,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志愿服务内容逐步丰富,参与人次与服务时长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当地守卫生态环境的生力军。 福建省是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近年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和中央文明办联合印发的《关
参观者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试验田采摘成熟的可可果。 生长繁茂的可可树,散落在行距较宽的橡胶林保护带上。已经成熟的黄色可可果,挂在树上等待采摘。 这里是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试验田,2011年以来,科研人员在60亩橡胶林下试验种植可可树,如今可可树已进入盛产期,每年开花结果,硕果累累。 11月22日,西双版纳刚下过一场雨,橡胶林下的小径有些湿滑,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长江流经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湖北省气象局供图) 万里长江奔腾不息,是孕育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摇篮。 三峡工程横亘于长江之上,将水的力量化为源源不断的民生福祉,润泽着广袤大地,点亮了万家灯火……从防洪减灾到水力发电,从改善航运条件到守护大江安澜,三峡工程凭借其在长江流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1月初,《民生周刊》记者来到巍峨耸立在江面上的三峡大坝,江水在大坝
塞上榆林,已进入冬季。 绿意早已褪尽,大地也一片寂静,沿榆溪河向南,河流、湖泊、山川、沙漠交织,仍能找寻出这座城市的绿色之变。 陕西榆林,崛起于煤、繁荣于煤。进入21世纪,因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创新支撑不足,生态环境保护欠账较大,榆林高质量发展遇到瓶颈。一边是资源开发,一边是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民生福祉,要如何找好平衡点? 如今,榆林给出了答案—盘活“石资源”,做好“水文章”,吃上“生态饭”。近
“妈妈,真好喝,我还要喝。”小朋友喝着可口的养生茶饮笑眯眯地对妈妈说。在瑞美美森幼儿园,孩子们每天都能喝到根据不同季节和身体需求熬制的养生饮品。校门口的养生茶点也是人气爆棚,吸引着家长和小朋友们争相排队。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的瑞美美森幼儿园,看到了非常新奇的一幕:幼儿的生活饮食、游戏学习中,到处都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尤其是幼儿园巧妙运用中医理念,随时关注幼儿的健康。 “在
初冬时节,随着晨曦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中安保押运(邯郸)有限公司院内已是一片忙碌景象。 中安保押运(邯郸)有限公司坐落在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马庄工业园内。每天,喷涂着“武装押运”标识的押运车从这里缓缓驶出,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 2003年9月,退役军人钱立胜在邯郸市工商局拿到了河北省第一张武装押运营业执照,创办了邯郸市科隆保安押运有限公司。2013年9月,更名为“中安保押运(邯郸)有限公司”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茫荡镇三楼村,乡间美景吸引众多自驾游游客。(图/CFP) 近些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指引下,各地普遍加快乡村经济发展,乡村面貌变得清新、美丽,吸引了越来越多城市居民“上山下乡”,周末微度假、乡村旅居成为时尚。前往乡村的旅游者,大多选取自驾游方式,对乡村全面振兴发挥了助力添彩作用。 自驾游是人们“说走就走”的自选动作,自主性、分散性、流动性、深入性是基本特征。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国家文化战略核心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产业化,成为学界与产业界的共同关注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艺术形式,我国近年来致力于文化自信的建设,提倡文化产业化的创新模式,并通过一系列文化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推动,使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传统文化的产业化不仅仅是对文化内容的简单转化,更是通过品牌效应和文化IP(Intellectual P
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于2024年10月至2025年4月举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大赛以“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为主题,紧紧围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目标,努力打造强化生涯教育的大课堂、促进人才供需对接的大平台、服务毕业生就业的大市场。 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就业竞争压力居高不下,毕业生如何开启人生的“社会赛场”?企业如何找到合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