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不错,妻子把衣服挂在外面晾晒。没想到风大,一不小心衣服刮到了楼下的阳台上。妻子想去捡回来,敲门后,谁知对方的态度不好,大声说:“为什么不能注意点?”回来后妻子很生气,抱怨:“这人怎么这样,不就是捡个衣服,至于这样吗?”语气中全是不满。见状,我急忙上前说:“衣服捡到了,听别人发两句牢骚也无妨,再说人家也不一定就是针对你的,或许是当时心情不好,也可以理解。”妻子听后怨气似乎消了一些,这个小插曲就这
摘要:学困现象是各个教育阶段都存在的持续性难题。解决小学阶段的学习困难问题,是改善整个教育生态中学困现象的重点和关键点。基于成就取向模型分析了小学学困生的学业困境,提出了转化策略的建议,以期明确小学学困生存在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视角帮助小学学困生脱离学业困境。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学业困境;成就取向模型;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5)1
摘要: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推进迫在眉睫,实证研究发现,家庭、学校、社区的环境风险联合模式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具有累积效应。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家校社医”协同机制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实际工作中,“家校社医”协同面临政策、行动、资源等多重困境。因此,应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枢纽,构建专业、规范的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家校社医”协同机制。 关键词:危机干预;协同机制;支持系统
摘要:为探讨父母心理虐待、羞耻感、性别对高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采用儿童心理虐待量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中学生羞耻感量表对211名高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父母心理虐待对高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性别在父母心理虐待和高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起到调节作用;羞耻感对父母心理虐待与性别对高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交互效应具有高阶调节作用。研究对预防高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具有一
摘要:新课标下,中职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教学正面临着新变化和新挑战。为切实落实好新课标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通过“议题式+活动型”教学方法融合,基于学习支架理论和OBE理论搭建五类学习支架,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成果,探索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全新课堂的融合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模式有效提升了融合后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新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助推新思政课育人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职业生涯;议题式教学;活动教
摘要: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面临三重结构性矛盾,这些问题折射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系统设计、实施效能与评价科学化方面的深层局限。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框架,聚焦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系统化革新,通过实证调研与理论分析揭示了当前课程建设的现实困境,并构建了四位一体的课程优化路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
关键词:自我保护;勇敢;评量问句;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5)17-0026-05 【活动理念】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指出:“学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四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阶段,
关键词:自我认知;表达性艺术;自我评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5)17-0031-04 【活动背景】 五年级小学生通常处于10~11岁的年龄段,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此阶段儿童正处于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发展呈现出多方面特点。在认知方面,他们的注意力有所增强,能够较长时间专注于感兴趣的事物,但对于枯燥内容仍易分散
关键词:自我客体化;人际自信;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5)17-0035-04 【活动背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高中生进入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对人际关系比较敏感和在意,渴望获得友谊。高一年级的学生
关键词:亲子关系;换位思考;情感需求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5)17-0039-04 【剧情简介】 女儿小雨和妈妈晓琪因为考试成绩发生冲突,相互指责彼此的缺点、对自己的不好。母女均对对方感到不满,认为如果自己是对方的身份,会把事情做得更好。第二天早上两人醒来后,竟然发现彼此交换了身体。母女两人只好暂时代替对方,扮演起学生或职员的身份,体验
摘要:一位一年级新生入学后不久因适应困难出现了“退行”行为,具体表现为作业无法按时完成、性格变得郁郁寡欢。经了解,发现其问题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关。心理教师采用绘画治疗、沙盘游戏、感统训练等多元化干预手段,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缓解其焦虑情绪,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再结合家庭互动模式重构促进家长的反思及改变,帮助学生重新回归正常的心理状态,逐渐适应学校生活。 关键词:退行行为;游戏治疗;家校协同 中图
摘要:来访初中女生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一直恐惧密集的东西,内心产生严重的不适感,同时一直用回避的方式消除不适感,结果反倒不断地放大与强化,并泛化到了美术作品和生活中其他密集的事物,同时出现了内心发毛、想要呕吐等躯体反应。心理教师运用接纳承诺疗法,鼓励来访学生接纳自己的不适症状,和不适症状和平共处,然后朝着自己认同的价值方向去努力和行动。 关键词:密集恐惧;接纳承诺疗法;经验性回避 中图分类号:G4
摘要:针对当前生涯教育存在的实践形式化与终身发展理念缺失、课程碎片化与体系化支撑薄弱、家校协同表面化与家庭系统性支持不足等现实困境,构建了基于心理资本的家校协同生涯教育课程体系,涵盖学生发展课程与家长赋能课程两类课程。创新性地将心理资本理论融入家校协同机制,形成了共筑、共塑、共促、共创的“四元共进”策略,实现了家校教育共同体在生涯教育领域的深度协同。 关键词:生涯教育;心理资本;家校协同 中图
摘要: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颖且高效的教学模式,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深入探究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系统阐述其实施步骤与应用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其显著成效,旨在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推动该领域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综合素养;学习小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5)17-00
摘要: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中职生的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对其职业发展有着关键作用。深入剖析了就业导向下中职生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结合当前中职生在这两方面的实际状况,从构建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评价体系等多个维度提出针对性培养策略,旨在提升中职生综合素养,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关键词:就业导向;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
摘要:心理日记是学生情感宣泄的重要渠道,有助于提升学生自我觉察能力,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班主任可通过科学引导学生撰写心理日记、有效回应,提升班级管理实效,促进学生心理成长。同时提出了在运用心理日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一种创新且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 关键词:心理日记;班级管理;班级氛围;心理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
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行为与情绪问题常常是班级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传统的批评教育或惩戒方式难以真正触及问题根源,甚至可能加剧师生间的矛盾。叙事疗法从问题视角转为资源视角,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潜能,为班主任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提供了新思路。该疗法重视个体的生命故事,帮助学生将问题外化,发掘被忽视的积极资源,并引导其重构对自我的认知,从而缓解行为问题,进而增强其心理韧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叙事疗法;情
摘要:在调研分析专职心理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浙江省宁波市通过构建校际互动的内生系统、区域协作的共建系统、市域一体的支持系统,逐步形成微系统、中系统、宏系统结构紧凑、环环相扣的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校际协作发展生态机制,唤醒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意识,形成心理教师“抱团成长”的生动局面,探索出区域特色的教师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成长共同体;专业成长;专职心理教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
摘要:从“规则”与“自由”两个看似矛盾的词,引出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建立规则需要遵循的原则——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确保规则具体可操作,保持规则的一致性。进一步提出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具体策略——善于接纳,善于坚持,善于放手,善于引导,善于放松。 关键词:规则意识;自由;亲子关系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5)17-0074-03 在
关键词:红楼梦;心理分析;心理防御;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5)17-0077-01 在群芳争艳的红楼世界里,贾家姐妹中最年幼的惜春最终选择青灯古佛的归宿,让人唏嘘。惜春的性格形成轨迹中暗含着当代教育面临的普遍困境,映照出现代教育在性格培养领域亟待突破的瓶颈。 一、人格的疏离 对童年的惜春来说,宁国府的道德溃败如同慢性毒药,侵蚀
摘要:校园欺凌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对受欺凌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破坏了校园的和谐氛围。电影《默杀》通过其生动的情节和深入的角色塑造,揭露了校园欺凌背后的残酷事实和复杂成因,为如何构建有效的校园欺凌预防策略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 关键词:心理电影;校园欺凌;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5)17-0078-03 一、引言
陈兵,中共党员,高级教师,现任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河街道宋诏桥小学党总支书记。 面对新时代儿童心理发展的多元需求,陈书记以前瞻性眼光构建了学校“三维六阶”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先后投入50余万打造省一级辅导站、沙盘游戏室等专业心理空间,建立“学期筛查—月度跟踪—周常辅导”三级预警机制。他不断加强心理师资建设,建立“专职心理教师+全员‘心育导师’+校外专家”的心理健康教育立体体系,带领团队聚焦学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