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部瓷器史,半部中国史。”从东汉晚期浙江上虞小仙坛窑址的青瓷破土,到宋代五大名窑的极简风华,再到明清景德镇御窑的精工繁绮,中国瓷器以泥土为骨、釉色为魂,书写了跨越两千年的文明长卷。 中国瓷器从来不止是器物,它是科技的结晶——从“南青北白”的技艺突破,到窑变釉的水火天成,制瓷原料从“一元配方”到“多元配方”的迭代,都见证了先民对材料的极致探索;它是艺术的巅峰,学者涂睿明提炼的“造型、
中国陶瓷的历史非常悠久,从最原始的陶器到瓷器,经历了数千年时间,其所包含的文化和美学内容极其丰富。目前,能看到讲中国陶瓷美学的书都停留在概念上,这些书只是把美学的概念套在陶瓷发展的历史上。这对大家欣赏瓷器没有任何帮助。 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框架。在学习欣赏瓷器时,我们需要知道从哪些方面欣赏它。我将瓷器之美归纳为四个部分:造型、装饰、质地和工艺。 简约的风格一定是高级的吗? 形之美是造型的艺
大家都知道China 这个英文单词,如果开头大写,就代表中国,如果小写,那就是瓷器的意思。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说法:因为中国的瓷器——也就是china——太牛了,足以象征中国,所以老外就把中国也叫China。这种说法很容易让人高兴,但我们今天还是要讨论一下这两个问题:第一,中国为什么叫China?第二,瓷器为什么也叫china? 关于中国为什么叫China,目前在西方流行最
在收藏界,钧瓷很受推崇。“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瓷挂红,价值连城。”一个钧瓷盘子能拍到几千万元的天价。 但是在宋朝,人们并不把钧瓷当回事儿。河北出土过一些白釉刻花莲瓣碗,是地地道道的宋朝烧造的钧瓷,造型很精致,釉色也很好看,如果拿出去拍卖,至少能卖五千万元!可是你知道这种钧瓷大碗在宋朝卖多少钱吗?碗底上刻着价钱呢——“叁拾文足陌”,定价只有三十文钱。三十文钱够干什么?在当时的东京
殷弘绪给奥日神父的信(部分) 大概有一千年时间,中国瓷器是全世界的奢侈品。欧洲人来中国采购瓷器时,总想刺探点技术,中国人当然严防死守,只卖东西,不传手艺。过去景德镇有个传统,外商只许进商铺,若敢进瓷器作坊,立刻打出去。 漏洞出在1699年,一个叫D'Entrecolles的法国传教士到了景德镇,汉名殷弘绪,他在中国活动了四十三年,其中有七年居住在景德镇。 为什么能在景德镇传教七年,至今是一个
一 人类很早就对玻璃十分熟悉了。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这也是石英砂的主要成分。这种物质的熔点在1650℃以上,古代烧窑技术达不到这个温度,没法直接加工。但后来有人发现,只要在原料中加一点碳酸钠(苏打)和碳酸钾(草木灰),就可以把硅土的熔点降至1000℃以下,于是大部分烧陶的窑都可以用来加工玻璃了。 古埃及人早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就学会了制造玻璃,他们用玻璃球制作首饰或者装饰品,因为这
自从成为美食博主,张良仁教授的生活开始忙碌起来。 他上周的行程表是这样的:周一,上午拍摄北京烤鸭,下午核对英文字幕;周二,上午准备课件,下午和晚上上两堂大课;周三,上午拍摄东晋墓展,下午给研究生开组会,晚上连线直播吃烧烤;周四,上午拍摄奶茶,下午拍摄羊蝎子;周五,全天接受采访…… 对于成为“网红”这件事,张良仁仍在学习中。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所在的仙林校区,离市区二三十公里,他在这里工作了9年
这是一家很小的公司。在一栋十几层的大写字楼里,它几乎相当于一个单人公寓。麻雀虽小,维持公司运转的不同功能却都完备:上下两层的loft式装修,下层是产品展示台、员工的办公工位,上层划分出好几个区域,分别用来制作产品、直播和拍摄。房间门外,一块风格古典的木质门牌上写着这个小工作室的名字:映竹。 20岁的邹文君是公司的CEO,她同时也是一名大三学生。她创立的知君竹传媒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
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它们经过了火光的历练,又钻过了一段漆黑的烟道后,一旦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就带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宁静、纯洁、轻盈、缥渺。无云的天气中,它们就是空中的云朵;而有云的日子,它们就是云的长裙下飘逸着的流苏。 如果你晚霞满天的时候来到山顶,俯瞰山下的小镇,可以看到一动一静两个情景,它们恰到好处地组合成了一幅画面:静的是一幢连着一幢的房屋,动的则是袅袅
我家养了五只猫。除了一只白猫是已故的老白猫“白象”所生以外,其余四只都是别人送我们的。就因为我在《自由谈》上写了那篇悼白象的文章,读者以为我喜欢猫,便你一只、我一只地送来。 其实我并不喜欢真猫,不过在画中喜欢画猫而已;喜欢猫的,倒是我的女孩子们。因为她们喜欢,就来者不拒,只只收养。客人偶然来访,看见这许多猫围着炭火炉睡觉,洗脸,捉尾巴,厮打,互相舐面孔,都说“好玩!”“有趣!” 殊不知主人
有一次我买回一卷印刷的长江万里图长卷,它小得不能再小,比一枝狼毫小楷还短,比一碇漱金好墨还细,可以用一只手盈握,甚至把它放在牛仔裤的口袋里,走着也感觉不到它的重量。 中夜十分,我把那小小的图卷打开,一条万里的长江倾泻而出,往东好好流去,仿佛没有尽头。里面有江水、有人家、有花树、有亭台楼阁,全是那样浩大,人走在其中,还比不上长江水里一粒小小的泡沫。 那长江,在图面里是细小精致的,但在想象中却
沿溪走下 要熟悉一个地区,能够充分欣赏它,最好的办法便是走过这块地方,而且走得越慢越好。对于一个博物学家来说,最有收获的步速是蜗牛步速。他大部分走路的时间,往往是站在那里不动的。一小时一英里已算很快了,因为他和行人的目标不同,他不在乎走得多远,也不在乎走得多快,而是在乎他能看到多少东西。 更深一层说,不光是他能够看到多少东西,还要看他能够欣赏到多少东西,感受到多少东西。自然影响我们的内心,就
在故宫博物院的珍宝中,清乾隆帝田黄三联玺以其绝世材质与精妙工艺,成为清代宫廷文房的巅峰之作。 这件三联玺由珍贵的田黄石雕琢而成。田黄产自福建寿山,因“无根而璞,无脉可寻”的稀缺性,自古便有“石中之王”美誉,清代更是被尊为“印石帝品”。 三联玺由三枚印章组成,以链环相连,链环竟从一块原石中整体雕出,不见拼接痕迹。 三枚印章分别为方形、椭圆形与方形,通体黄润如蜜,隐现萝卜纹,是田黄石中的极
唐汪类型彩陶因发现于临夏东乡县唐汪川遗址而得名,辛店文化至唐汪类型时已进入尾声,按照一般的理解,发展的高峰期过后,应该出现萧条和残败,至少是制作工艺的简化及品质的下降。唐汪类型一反常态,非但没有衰败而且出现反转,尽管已是落日余晖,却一定是最耀眼的那抹霞光。其艺术风格鲜明独特,在辛店一族中分外醒目,让人眼前一亮且过目难忘。 在大家的认识里,辛店彩陶质地粗糙,逊于齐家更逊于马家窑,似乎忽视了辛店文化
果熟来禽图 南宋 林椿 绢本设色 26.5cm×2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林椿作品“果熟来禽图”描绘秋天果丰季节,树枝上硕果累累,一只小鸟栖息于树枝上,身体微微下蹲,圆乎乎的脑袋向上仰起,正要振翅欲飞,逗人喜爱。熟透的果实和深秋的树叶画得栩栩如生。画面写实又不失活泼,严谨又意趣横生。
生活跟活着不一样。生活意味着你有意识地、相对自主地活着,你有一定的选择。 这里头是有一些喘息空间的,你不是被裹挟到一个机器里面,咕噜咕噜在那里转。有空间,就意味着你要观察,要有意识地把目光投射到周边去。 但是今天很多年轻人是假装在生活,只是简单地活着,非常累地活着。如何去构造一种生活着的状态?其实这不是自然而然就能达到的状态,而是需要付出一定努力的。 今天的社会舆论观点存在各种各样的撕裂、焦
乡村外面的土路,鹅群正向着村庄飘去。这样的黄昏,涉及每天下午六点左右到八点左右这段时间的词汇。黄昏也许是最有诗意和色彩感的一个,常常令人不假思索地使用。而其实它也是一个最空洞最没有意思的词。世界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次令所有人都一致以为“就是了”的那种黄昏。说到黄昏的时候,每个人想象里浮现的其实都是自己经验过的某个黄昏。比起一日中的其他时间来,黄昏可能是令人们记忆最深的时刻,紧绷着的世界忽然松掉了,
我有一位中学时代的同窗老友,她的丈夫因心脏病突发而逝世。他们四十多年来鹣鲽情深,不用说,她悲痛万分。幸好儿女们个个孝顺,百般劝慰,她的心情总算渐渐恢复过来。 她告诉我,有的朋友劝她不要悲伤,只当先生出远门了。但出远门总要回家的,他却永不再回家,这样一想,她反而更加悲伤。 有一次,她向一位会算命和看相的朋友请教。这位朋友对她说:“你不必算命和看相,这不能解开你心中的结,更不能减少你思念丈夫的
问学生陆游是谁,他们自有标准答案,那答案是:“南宋爱国诗人。”你不能说他们错,却知道,他们也似乎不全对。 好好一个陆放翁,活过八十多年,在疆场披霜,在情场流泪,写下上万首的诗,小词也填得沁人肺腑。这样一个人,岂肯被你一句“南宋爱国诗人”六个字套牢。 然而这是一个粗鄙无文的时代,大多数的人急着把自己或别人归类,归了类,就作完了选择题,就可以心安了。 那人是活到七十八岁,犹然为满
人类生于群星,暂居于地球,现在终于开始了漫长的返乡之旅。 人类在森林中长大,对树木有天然的亲近感。树木是向天空伸展的可爱生命。 从宇宙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关注无关紧要,甚至微不足道。但这个物种年轻、好奇、勇敢,而且充满希望。 7000万年对于一个寿命只有它百万分之一的物种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就像蝴蝶,飞翔在日光下,以为白昼是永恒。 看到熟悉的星座在未知的海域升起,那一定是莫大的安慰。星辰
每天,最好在早晨,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直接写下来。目标是写满3页A4纸,大概写15分钟。 神奇的是,每天写满3页纸之后,脑子就变得空空如也,再也想不到任何可以写的内容了。而且,只要我们写过一次就会发现,自己再也不会胡思乱想了,还可以客观地看待目前正在思考的问题。 比如把“想表白又不敢表白”的心情写出来:“我虽然很想向她表白,但又不敢。如果被拒绝,我该怎么办呢?被拒绝以后我们还会见面、说话,那时候一
明代陆粲《庚已编》卷第五《巨蚌》记: 我家边上有陈湖,有水从戒坛湖北面流进,流到韩永熙都宪家的墓前,汇成巨潭,深不可测。 潭中有一老蚌,大如船。 有一年的十月里,蚌在水边上张着口,有个妇女去湖边洗衣服,她以为是一只沉船,就一脚踩上去,老蚌立即闭口沉入湖中,溅起来的水,泼到脸上,冷如冰,妇女惊倒。 曾经有龙下水戏其珠,与蚌相持数日,风涛大作,龙将蚌拎起数丈高,又猛
一 周四,女儿照例要学琴。但是今天,她蹭进书房倒卧在我脚边,脸埋进沙发,靠垫里闷闷地传出一句:“妈妈,我好累哦。”平时像纸老虎,今日像只猫。我摸摸她的脑袋,说:“要不要吃个冰激凌?冰箱里还有豆腐花和椰子水。”这些都是她的最爱。她抬起头,两眼放光,嘴里连叫了几声“耶”,欢天喜地跑出去了。 其实我不太会哄小孩,面瘫嘴笨,也不懂什么儿童心理学。儿子和女儿小的时候一旦哭起来,我只道是肚饿或尿湿,如
亲爱的小布谷: 今年六一儿童节,正好是你满百天的日子。当我写下“百天”这个字眼的时候,着实被它吓了一跳——一个人竟然可以这样小,小到以天计。在过去100天里,你像个小魔术师一样,每天变出一堆糖果给爸爸妈妈吃。如果没有你,这100天,就会像它之前的100天,以及它之后的100天一样,陷入混沌的时间之流,绵绵不绝而不知所终。 就在几天前,妈妈和一个阿姨聊天,她问我:“为什么你决定要孩子?”我用
斯蒂芬·金的成功秘密有两个:麻疹和漫画书。 6岁的斯蒂芬没能去上一年级,而是在家里躺了9个月。他先是得了麻疹,然后耳朵和喉咙反复地出问题。 为了找点好玩的事干,他开始看漫画书——一摞一摞地看,有时候还会照着书一幅一幅地描。但他不只是照抄,而是加入自己的东西:他会修改故事,添上自己的想法,反转情节和故事线。 小斯蒂芬有一次把这种半是照抄、半是创作的漫画拿给妈妈看。她非常惊喜,问这些故事是不
1815年10月初,法国南部小镇迪涅。一个光头长须、肩扛布袋、手提粗棍的异乡人,敲开了卞福汝主教的家门。这天他已走了十二法里路,沿途受尽辱骂与恐吓。阿尔卑斯山的夜风,刺过衣裤的破洞,从四面八方袭击他。他有一张黄色身份证(当时带有前科、案底的假释证明),一百零九法郎积蓄,以及一个在痛苦与仇恨中翻滚煎熬的灵魂。 卞福汝主教接待了异乡人。就这样,苦役犯冉阿让的救赎之路开始了。 《
被忽视的重要条款 传统观点认为,契约(或者合同)是保护当事人权益的一种工具。因此,不管是做生意,人际交往还是制定规章制度,原则上契约应该越详细越好,条款越多越好,这样就可以减少各种漏洞。世界上最复杂、最详细的契约,应该是美国税法。在美国有一句名言:人这一辈子有两件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和纳税。因此,为了防止公民逃税,美国税务局编制了事无巨细的税法体系(IRC),光是目录就有9800多条,
清顺治八年(1651年),一个落魄之人到了不惑之年,变成“三无”人员:一无功名,二无儿子,三无银钱。这惨淡的境况,跟他那仙之又仙的名字一点儿也不沾边儿。一气之下,他决定改名易字。 此人原名李仙侣,“仙之侣,天之徒”,结果现实的残酷让他变得低调,他改名李渔,号笠翁,别号湖上笠翁。 改名后,李渔自兰溪北上,沿富春江一路“北漂”,目的地是杭州。这一趟杭州行,让他的人生迎来转机。 那一段时间,杭
雍正帝朱批奏折( 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出版物,一向喜欢,那些为大展特展而出的专辑和图录尤其好,常能从中知道一些平日不太会注意,或别处无法知道的事。 武侠和历史小说里常听说奏折、密折、朱批、圣旨,国书,所以每逢在图册里遇到,总是看得兴致盎然。 看大臣对皇上讲话的语气,虽然官样文章,也能窥见人物的性情。至于皇帝的朱批,不仅看文辞,也看笔迹,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品味。 有一封湖广总督杨宗仁雍正元
每自思忖,我之沉湎于读和写,并且渐成常习,经年又年,进而茧缚于在别人们看来单调又呆板的生活方式,主观的客观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 世上有懒得改变生活方式的人。我即此族同类。但,我更想说的是,按下原因种种不提——我之所以爱读爱写,实在的,也是由于爱语文啊! 我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偏科于语文的。在算术和语文之间,我认为,对于普通的小学三年级生,本是不太会有截然相反的态度的。普通的
我们通常说的“四大名著”,是《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相信你一般是这样看的:你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看《西游记》改编的动漫;再大一点,会知道三国英雄和水浒英雄;而对《红楼梦》发生兴趣,总也得等到上了中学之后。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红楼梦》,有些孩子(主要是男孩),可能都上大学了,翻开一看,还是觉得没什么意思,不如武侠、玄幻、修仙热闹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