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艾灸治疗药物引起恶心呕吐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 建库至2024年2月20日收录的有关艾灸治疗药物引起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文献,利用Excel 2021建立用穴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穴位进行频数、部位、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探究艾灸治疗药物引起恶心呕吐选穴特点及规律。结果共纳入120篇文献,包含35个穴位,总频次359次。高频穴位为足三里、中皖、神阙等,常用经脉为任脉、足阳明胃经,穴位大部分位于胸腹部和下肢。按照支持度排序,排名前4的组合为“足三里-中皖”"足三里-内关”"足三里-神阙-中皖”"足三里-内关-中皖”,并得到3个有效聚类群。结论艾灸治疗药物引起恶心呕吐的选穴遵循调节脾胃、扶正祛邪、鼓舞元气的治疗原则,核心穴组为"足三里-神阙-中皖”。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功能障碍风险因素,并基于SMOTE算法建立个体化预警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18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吞咽功能障碍分为吞咽功能障碍组( n=60 )和吞咽功能正常组( )。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吞咽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 P1 ,同时基于SMOTE算法扩充低样本数据集,构建改进数据集的预警模型 P2 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 患者年龄增加、NIHSS评分增高、缺血病灶位于脑干及梗死灶面积 ?3cm2 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模型预测率 P1=1, P2=1 [1+e(-310+XX0.7X分析提示, P2 模型AUC明显高于 P1 模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10.642,P<0.001) ,且 P2 模型预测吞咽功能障碍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 P1 模型。校正曲线表明,模型预测急性脑卒中的预测概率和实际概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年龄增加、NIHSS评分增高、缺血病灶位于脑干及梗死灶面积 ??3cm2 与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功能障碍具有密切关系。通过SMOTE过抽样算法,基于以上危险因素建立的个体化预警模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摘要:目的 分析就诊女性对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及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筛查宫颈病变的认知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2022年6月-2024年3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接待的100例就诊女性为调查对象,统计其对HR-HPV及TCT联合筛查宫颈病变的认知度情况,依据其结果分为高认知组与低认知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stic 分析HR-HPV及TCT联合筛查宫颈病变认知度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调查对象中,高认知组女性共41例(41.00% ),低认知组女性共59例 (59.00% )。高认知组与低认知组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居住地、家族宫颈疾病史、妇科检查经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受教育程度( OR:4.865,95%CI:2.174~9.643) 收入水平 ′OR:3.942,95%CI:1.265~8.542) 、妇科检查经验( OR:3.857,95%CI:1.413~8.630? 是影响其HR-HPV及TCT联合筛查宫颈病变认知度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当前女性对HR-HPV及TCT联合筛查宫颈病变的认知度不高,其影响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及妇科检查经验。
摘要:目的分析近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情况、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方法通过Web ofScience数据库检索2013-2023年NAFLD与基因组学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6.2.R4软件对发文量、作者合作关系及研究机构进行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前沿时区和突现分析,绘制知识可视化图谱。结果共获得英文文献816篇,年发文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作者共现提示,NAFLD与基因组学研究以Anste Quentin M、Sookoian Silvia 等组成代表性研究团队。发文机构中,Universityof Califormia System发文最多,为17篇。关键词分析显示,NAFLD与基因组学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面。关键词聚类分析共形成6个聚类,主要研究内容为发病机制。关键词突现表明,未来网络药理学与NAFLD将作为热点持续存在并得到广泛研究。结论 NAFLD与基因组学研究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基于全基因组学分析研究NAFLD 的发病机制成为主要研究热点。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知识图谱相关研究的热点和未来趋势,为应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iteSpace对Web ofScience核心合集文献和CNKI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包括年发文量、国家、机构、作者、共被引期刊和关键词聚类和突现。结果英文10255篇和中文22278篇纳入分析,发文数量逐年增多,各国机构和作者有一定的合作;研究热点主要围绕知识图谱的构建与算法、知识图谱的推理和知识图谱的应用研究;研究趋势主要围绕基于图卷积网络的知识图谱研究,以及基于知识图谱的推荐系统构建研究。结论近十年,基于知识图谱的相关研究呈快速增加趋势,各国机构间的合作还有待加强,研究人员对于知识图谱的构建及算法不断更新完善,基于知识图谱的推理与应用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建议未来研究人员可进一步探索应用图卷积网络模型促进知识图谱聚类、知识抽取或推荐的相关研究,以及推动基于知识图谱的推荐系统构建与应用。
摘要: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探讨子宫内膜容受性在不孕症中的研究现状趋势和研究热点,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方法 通过Web of Science core collction(WOSCC)数据库,搜索从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2月关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不孕症的相关文献。利用在线文献计量平台VOSviewer和CiteSpace6.1.R6软件对其发文量、所在国家(地区)和机构、作者、共现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检索,共计纳入WOSCC文献484篇,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排名前3的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和西班牙,其中美国和中国合作最密切。共有115位核心作者,发文量前3位的作者为Young SL和 Simon C、Lessey BA,其中Young SL发文量最多,Lessy BA的共被引频次最高,各作者间合作较为紧密。发文量最多的研究热点是妊娠率、雌激素、多普勒、自然杀伤细胞、阿舍曼综合征。关键词突现显示,胚胎移植、三维多普勒超声是近期爆发较强且仍在持续的关键词。结论子宫内膜容受性在不孕症中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应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因素和调控机制、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等热点问题进行探索,同时应加强各国之间的学术交流。
摘要:目的调查四川省县级医院急诊科建设情况。方法以第一批次加入四川省县级急诊联盟的125家医院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形式,通过网络及信函等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表问卷以本省基线资料为模板,统一调查问卷,调查时间为2022年1月-6月,对医院的基本情况,急诊科的基本设置及床位、人员构成、设备设施、服务情况进行调查。数据由医院急诊科主任或护士长统一填报。结果共调查125家医院,综合医院112家,中医专科医院13家,所在行政辖区面积以 <1000km2 0 28.00% 和 1000~5000km2(31.20%) 居多;人口数量跨度为5.4万\~167万人。急诊业务方面,抢救室床位数量较少(1\~3个占81.60% ),大多医院未配置住院床位( 71.20% 和EICU床位( 86.40% )。年出诊量集中在 1000~4000 人次( 65.60% )。急诊科独立运行的医院 (90.40% )多于预检分诊 (60.80%) ),以急诊内科 (100.00% )和急诊外科( 94.40% 居多,仅 36.80% 实现信息系统办公,35.20% 拥有信息宣传员。大多尚未建设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中毒中 ∵?(44.80%53.60%84.00%93.60%) 科主任年龄集中在36\~50岁 (72.80%) ,学历以本科为主 (80.80%) ),工作年限集中在0\~20年 (92.80%) ;护士长急诊工作年限集中在0\~15年(20 (84.00% )。配置AED、床旁超声、呼吸末二氧化碳检测仪等仪器设备的医院较少,均未配置ECMO、血液透析机。 90.00% 以上的医院指挥中心配置有监护型救护车、出诊人员是急诊科人员、开展质量控制,120自主调度型占比低( 4.80% )。开展科研的医院占比较低( (17.60% ),科研支持以县级科研资助为主( 59.09% ),且科研经费小于2万元 (50.09% )。急诊科医师月收入大多为5000\~8000元( 48.80% )。结论四川省县级医院急诊科发展水平存在显著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区域差异明显、基础设施短板突出、中心建设不均衡、人员与科研能力不足以及医护人员收入有限。仍有待重点推动县域急救体系建设,优化急诊流程,建立质控标准,加强人员培训和信息化建设,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逐步缩小区域差距,促进急诊科整
摘要:目的 探讨培养全能护士的策略,为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安全运行提供保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我院 2022-2023年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月-12月的护士设为常规组( n=572 ),2023年1月-12月的护士设为观察组( 1=578 ),常规组实施常规培训模式,观察组实施基于使能评价的 2+1+X 培训模式包括建立三级培训管理架构、2年新护士规培轮转、1年专科轮转、X根据科室疾病指令性轮转、阶段性评价与持续改进。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后综合考核成绩、护士核心能力及医院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综合考核成绩高于常规组( (P<0.05) ;观察组护士核心能力各项目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 ;观察组医院护理质量中分级护理、满意度、随机督查及健康教育得分高于常规组( (P<0.05) ,而病区管理、护理安全及优质护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构建基于使能评价的护士 2+1+X 培训模式能提高护士核心能力,有助于推动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摘要:目的深入挖掘影响预约挂号成功率的影响因素,为提高预约挂号成功率提供方法学上的借鉴。方法收集某三级中医医院2023年8月所有进行了预约挂号操作的患者相关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就诊信息(预约途径、提前天数)、门诊信息(周别、班别、科室类别、专家级别),采用单因素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预约挂号成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23年8月进行有效预约挂号操作的患者共计27062人次,预约成功率为 75.50%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基本信息、就诊信息、门诊信息对预约挂号成功率均有影响( P<0.05) ,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患者年龄外,其他信息均是预约挂号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某三级中医医院预约挂号成功率偏低,建议医院可从提供多途径预约方式,引导患者不盲目追求“名医”,加强预约挂号信息的宣传,完善患者终端服务功能,实施精细化分时段预约挂号,推广诚信就诊等方面加强预约挂号管理,提高预约挂号成功率。
摘要:中医药大数据研究涉及医疗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应用等多个方面,这项工作面临技术和医学业务的双重考验,研究难度也相对较大。高质量的人用经验可以有效探索明确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性、安全性以及临床获益,也是中药复方制剂研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其研究可贯穿研发全过程。如何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整合海量的中医药人用经验数据,并对其进行高效的融合、治理、挖掘,提高疾病诊断、治疗效率,促进学科研究进展,提高新药研发质量,成为中医药人用经验数据平台研发的根本目标。
摘要:目的探究高安市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以便为防治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19-2023年高安市98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个人信息、医疗记录、医学影像和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晚期血吸虫病病例主要集中在4个镇,建山镇最多,有37例,其次是田南镇(28例)。患者平均年龄 (59.12±11.65) 岁,男性52例,女性46例,以农民病例居多,且多为小学文化。在临床分型中,巨脾型1例,腹水型96例,结肠增生型1例。从初次确诊血吸虫病到最终被诊断为晚期阶段的时间5\~36年,平均时间跨度( (19.19±1.68) 年;治疗次数2\~8次,平均治疗次数( 4.22±1.06) 次。超声检查显示,98例中脾脏肿大81例,已切除9例,正常8例。与脾切除者相比,脾肿大者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较低( P<0.05 )。5例患者有乙型或丙型肝炎感染史,其中4例乙型,1例丙型。有肝炎感染史者白蛋白水平低于无感染史者( P<0.05, )。结论应高度关注血吸虫病高发区的重点人群,加强晚期血吸虫病的筛查,尽早识别并进行抗纤维化治疗,以延缓疾病进程,同时应预防和处理肝炎。
摘要:目的了解铅山县2022年常住居民死亡水平及寿命损失情况,为卫生管理者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居民期望寿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铅山县居民死亡及人口监测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法 ICD-10 标准进行分类,以死亡率、死因构成、死因顺位等指标描述和分析居民健康状况。结果根据2022年的居住地和去世日期的即时数据,有2641人死亡,平均死亡率为709.93/10万(标准化的死亡比例为537.69/10万)。其中,1521名男性,平均死亡率为 790.05/10 万(标准化的死亡比例为642.10/10万);1120名女性,平均死亡率为624.00/10万(标准化的死亡比例为 435.34/10F ),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前5种主要的死亡疾病是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伤害及其他疾病。 <1 岁组死亡率与55\~59岁组相近, 1~4 岁组到30\~34岁组死亡率较为稳定,35岁以上组构成比开始逐渐递增, ?85 岁组达到最高。四类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死亡2211例,占死亡总数 83.72% ,人群粗死亡率为 594.34/10 万,且四种主要慢病早死概率为 12.69% 。全人群居民期望寿命78.98岁,其中男性为77.11岁,女性为81.12岁。减寿分析显示,恶性肿瘤减寿年数位居首位,减寿概率 9.75% ;其次是伤害,减寿概率 ;第3为脑血管疾病,减寿概率 3.56‰ 。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依然是铅山县常住居民的首位死亡原因,有针对性的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干预和治疗有利于降低居民的死亡率,提高居民的平均寿命。
摘要:目的 评估术前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与血清白蛋白比值(NAR)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根治性手术术后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23年1月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47例及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12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根治术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X-Tile软件分析NAR的最佳截断值,并分为低分组( NAR<0.1 )和高分组 ΔNAR?0.1 )。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通过Cox风险模型发现预后相关因素,另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进行Log-rank 检验。结果两组不同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分化程度、T期 ?N 期、术式、肿瘤位置、TNM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中位随访时间为40个月(范围1\~156个月),中位OS为 50.0(95%CI:38.5~61.5) 个月。低分组的中位OS为 57.0(95%CI;34.8~79.2) 个月,高分组的中位OS为 个月。低分组的1、3、5、10年生存率为 85.9% /60.5%49.8%41.0% ,高分组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 73.4%.46.6%.36.0%.23.8% Cox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吸烟史、饮酒史、TNM分期及NAR为OS的预后影响因素( P<0.05) ;进一步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吸烟史、TNM分期及NAR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具有吸烟史、I期和NAR 低分组的亚组人群有着更好的预后。结论 高NAR(NAR ?0.1 )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NAR是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术后生存的方便而有效的指标。
摘要:目的探究黔西南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该地区非小细胞肺癌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收集 2021年1月-2022年12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8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除非小细胞肺癌外的患者或健康人群 286例为对照组,对该地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危险因素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stic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所选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民族(汉族、布依族、苗族)家族恶性肿瘤史、呼吸系统疾病史、精神创伤史、职业暴露史、BMI等,探讨影响该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吸烟、被动吸烟、呼吸系统疾病史、职业暴露史( ?-0.05)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 OR=19.051,P=0.006) 、被动吸烟( OR=24.377,P=0.038) 、呼吸系统疾病史( OR=230.539,P=0.0077 和职业暴露史( OR=22.666,P=0.029? ;研究发现吸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转移( χ2= 14.836, P=0.000: ,同时影响NSCLC的发病部位 (χ2=8.159,P=0.004) 。结论 针对该地区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危险因素(吸烟、被动吸烟、呼吸系统疾病史、职业暴露史)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预防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某院干细胞移植住院患者的分布特征及费用特征,为干细胞移植相关疾病的防治及费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某医院干细胞移植患者898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收集住院病案首页中的相关信息,对其分布规律、临床特征及费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基础疾病、干细胞来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不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不同支付方式、性别、入院情况、并发症、转归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化疗后骨髓移植及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高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消化道毒性反应发生率高于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及中位住院费用均高于自体干细胞移植患者( P<0.05) ;有手术并发症有(无)基础疾病组费用高于无并发症无(有)基础病病组( (P<0.05) 。结论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应重视合并症及移植并发症的防治,不仅是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方向,也是减少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有效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甘露醇、七叶皂苷钠联合应用治疗脑出血致脑水肿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都县中医院脑病科2023年1月-2024年4月收治的62例脑出血致脑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应用甘露醇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颅内相关指标(脑血肿体积、水肿带体积)、炎症因子[白介素 4(IL-4) 、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预后指标(Fugl-Meyer评分、CSS评分、Barthel评分)、不良反应(血管痉挛、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损害)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脑血肿体积、水肿带体积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CS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甘露醇、七叶皂苷钠联合应用治疗脑出血致脑水肿的疗效确切,能够减少患者脑水肿体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3月宁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接受急诊PCI术后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使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直径(LVDS)、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舒张末直径(LVDD)、凝血功能[血浆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心电图变化(缺血总时间、T波倒置 ?24hST 段下移)不良反应(轻度出血、胃肠道不适、皮疹)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LVEDV、LVDs、LVESV、LVDd均低于对照组,而LVEF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PT、FIB、D-D均低于对照组,而TT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缺血总时间、T波倒置 、24hST 段下移均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更为确切,能够提高患者心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改善患者心电图变化,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新四联治疗心衰伴心脏扩大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78例心衰伴心脏扩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新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87% ,高于对照组的 82.05%(P<0.05) ;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治疗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均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左前降支收缩期峰流速(SPV)舒张期峰流速(DPV)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13% ,低于对照组的 15.38%(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69% ,低于对照组的 17.95%(P<0.05) 。结论新四联治疗心衰伴心脏扩大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且可改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预防心脏不良事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可行、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间苯三酚对瘢痕子宫晚期妊娠孕妇宫颈成熟效果及产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年1月-2023年12月信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瘢痕子宫晚期妊娠孕妇6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间苯三酚引产。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临产时间、第1产程时间、第2产程时间、第3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妇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剖宫产)、妊娠结局(产后出血、新生儿室息、胎儿窘迫)、引产出血情况、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 A(IgA) 、免疫球蛋白 G(Ig(J) 免疫球蛋白 M(IgM)]. 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效果。结果研究组临产时间、第1产程、第2产程、第3产程、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新生儿室息、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平均为(203.52±32.51)ml ,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 (271.52±38.25)ml(P<0.05) 研究组 IgG,IgA,IgM 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宫颈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间苯三酚在瘢痕子宫晚期妊娠孕妇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妊娠结局以及产妇免疫功能,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促宫颈成熟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质量及对患者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宁都县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接受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产妇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8例。对照组实施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实施右美托咪定辅助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入手术室时、切皮操作时、胎儿娩出时、关闭腹腔时、完成手术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 (SpO2) ]和镇静镇痛指标[视觉模拟痛觉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应激反应水平(皮质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血管紧张素Ⅱ)及不良反应(寒战、瘙痒、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入手术室时,两组 RR、HR、MAP、SpO2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切皮操作时、胎儿娩出时、关闭腹腔时、完成手术时,研究组RR、HR、MAP低于对照组, SpO2 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 。入手术室时,两组VAS评分、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切皮操作时、胎儿娩出时、关闭腹腔时、完成手术时,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术后,研究组皮质醇、丙二醛、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 (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镇静镇痛效果,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发生风险,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单上前牙即拔即种即刻修复和延期种植修复美学效果及保存率。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40例单上前牙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xcel随机函数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组20例。常规组给予延期种植修复,研究组采用即拔即种即刻修复,对比两组美学效果[红色美学(PES)评分、白色美学(WES)评分]、保存率、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量、种植体牙周健康指标[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PES、WES 评分均高于种植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 (P<0.05) ;随访1个月,研究组保存率为 95.00% ,与常规组的 90.00%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量均小于常规组 (P<0.05) ;两组PD、SBI均小于种植前,且研究组小于常规组( (P<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 ,低于常规组的 15.00%(P<0.05) 。结论单上前牙即拔即种即刻修复与延期种植修复对比,即拔即种即刻修复美学效果更佳,可减少骨吸收量和种植体体积,显著改善牙周健康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种植成功率。
摘要: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指导和大量输血方案在围手术期大量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兴国县人民医院2023年11月-2024年4月行手术治疗且预估出血量 γ>1000ml 的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参照组基于常规输血共识确定输血方案,研究组基于血栓弹力图指导实施大量输血方案。比较两组血制品各成分(机采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去白细胞悬浮、冷沉淀凝血因子)用量、血小板计数(PLT)、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再出血发生情况、血栓弹力图(TEG)试验指标[凝血时间(R)、血块形成速率(K和Angle)、总体凝血指数(CI)、最大血块强度(MA)血块稳定性(LY30与EPL)]。结果 研究组机采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去白细胞悬浮、冷沉淀凝血因子用量均低于参照组 (P<0.05) ;输血后,研究组PT、TT、APTT短于参照组,而FIB高于参照组( (P<0.05) ;两组输血后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再出血率为 3.45% ,参照组再出血率为 17.24% ,研究组再出血率低于参照组 (χ2=5.681,P=0.016) 。输血后研究组 R,K,LY30,EPL 均低于参照组,而Angle 、MA,CI 均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血栓弹力图指导和大量输血方案在围手术期大量输血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减少血制品各成分用量,促进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改善,并能降低再出血率,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抚州市东乡区中医院收治的58例AECOPD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与观察组(29例),对照组应用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采用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胸内胀满、呼吸急促、咳嗽咳痰)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胸内胀满、呼吸急促、咳嗽咳痰)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胸内胀满、呼吸急促、咳嗽咳痰)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联合头孢他啶治疗AECOPD肺肾气虚证效果确切,可提高其临床疗效,促进症状缓解,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安全性佳。
摘要: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参与共享决策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构建决策辅助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甲医院2022年5月-12月首次诊断为COPD的1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患者参与医疗决策期望量表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COPD患者参与共享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COPD患者参与共享决策得分为 (31.87±7.93) 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保费用支付情况、性格、并存疾病数、个人月收入是COPD患者参与共享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整后模型 R2=0.441,F=127.875,P=0.000) 。结论医务人员需更多关注COPD患者共享决策意愿,根据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沟通方案,促进患者更多参与共享决策,进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欣母沛对接受剖宫产术的妊高症患者进行预防产后出血处理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永新县妇幼保健院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60例接受剖宫产术的妊高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研究组采用欣母沛治疗。比较两组出血情况(产后2及 24h 出血量情况、产后出血率)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不良反应(头痛、胃肠道不适、心悸、血压异常)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后 2,24h 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治疗前,而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欣母沛预防接受剖宫产术的妊高症患者产后出血的效果确切,能够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肺咳颗粒联合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12月兴国县中医院收治的68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小儿肺咳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 )、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不良反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体温恢复至正常、肺部啰音消失、咳嗽消失、喘息消失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小儿肺咳颗粒联合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麻醉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自主呼吸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2024年1月上栗县人民医院拟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CI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TCI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TCI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输注麻醉,比较两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后苏醒时间(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质量(改良Aldrete量表)麻醉不良反应。结果TCI组麻醉前、插管时及拔管后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对照组上述时点MAP和HR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插管时、拔管后血流动力学水平(MA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TCI组术后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TCI组苏醒后 30min 改良Aldrete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 (P>0.05) 。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TCI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具有良好麻醉作用,可维持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缩短其苏醒时间,提升术后苏醒质量,安全性佳。
摘要:目的探讨钢针内固定在开放性指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手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江西省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开放性指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应用钢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开始功能训练时间)、手部功能恢复效果、并发症(局部炎症、感染、骨折延迟愈合、伸肌腱断裂、关节僵硬)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开始功能训练时间更短( (P<0.05) 。与对照组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的 73.33% ,研究组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更高,达 96.67%(P<0.05) ;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的 23.33% 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仅为 3.33%(P<0.05) 。结论钢针内固定在开放性指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提高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效果,加快术后康复速度,且安全性较高。
摘要:目的 分析阿卡波糖与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3年12月铅山县中医院收治的63例T2DM患者分为阿卡波糖组(31例)与达格列净组(32例),分别给予阿卡波糖与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降糖疗效(血糖达标率、血糖达标时间)、血糖参数[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波动指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差(MODD)、体重、腰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血糖达标率、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后FPG、2hPBG、HbA1c指标较治疗前降低( (P<0.05) ,但组间治疗后FPG、2hPBG、HbA1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达格列净组MAGE、MODD值小于阿卡波糖组 (P<0.05) ;两组治疗后体重、腰围均小于治疗前,且达格列净组体重、腰围小于阿卡波糖组 (P<0.05) :达格列净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3.13% )低于阿卡波糖组 (19.35%)(P<0.05) 。结论阿卡波糖与达格列净在T2DM治疗中均具有良好临床作用,其降糖疗效相当,但后者血糖波动更小、减重效果更好、药物不良反应更少。
摘要:目的探析血清胆红素、蛋白与尿酸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以2022年4月-2024年4月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确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冠心病组,另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设为健康组,对其血清总胆红素(TBIL)蛋白[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与尿酸(UA)指标进行检测,统计冠心病组、健康组,以及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指标检验结果,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血清胆红素、蛋白与尿酸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结果冠心病组血清TBIL、蛋白(TP、ALB、PA)指标低于健康组,UA指标高于健康组( (P<0.05) 。冠心病患者中,TBIL、蛋白(TP、ALB、PA)指标由高至低依次为轻度病变患者 > 中度病变患者 > 重度病变患者,UA指标由高至低依次为重度病变患者 > 中度病变患者 > 轻度病变患者 (P<0.05) 。血清TBIL、蛋白、UA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高于其单独检测 (P<0.05) 。结论血清胆红素、蛋白与尿酸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具有确切筛查作用,其联合检测可发挥更高诊断效能。
摘要:目的研究解毒通腑汤加减治疗对阑尾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2023年12月铅山县中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治疗的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解毒通腑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免疫功能[白介素 术后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缩短( (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2、24h的VAS评分降低 (P<0.05) ;两组术后72h的IL-1β、IL-6指标均低于术后 5h ,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 72h 的IL-1β、IL-6指标降低( (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6.25%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9.35%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解毒通腑汤加减治疗可加快阑尾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轻其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尿结石患者疾病认知及碎石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吉水县人民医院接受碎石术治疗的尿结石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认知度评分(症状表现、治疗方案、自我护理)健康行为评分、健康生活方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护理后的认知度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健康行为评分、健康生活方式评分、护理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尿结石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度和护理满意度,有效促进其健康行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降低术后复发率。
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细节护理,研究组应用细节护理联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技能、安全管理、文书记录、基础护理)评分、护理人员考核成绩(理论、技能、护患沟通、病情了解)病区空气质量(菌株数及空气质量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护患关系、护理细节、护理针对性、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技能、安全管理、文书记录以及基础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护理人员理论、技能、护患沟通、病情了解等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病区空气中菌落数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空气合格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护患关系、护理细节、护理针对性、护理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细节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提高泌尿外科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改善病区空气质量以及护理人员考核成绩,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患共同决策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吉水县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医护患共同决策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恢复指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正常行走时间)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康复情况(Harr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正常行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医护患共同决策护理能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依从性和骨折愈合速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风险明显降低。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联合提肛运动对痔疮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66例痔疮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33 和观察组( .n=33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联合提肛运动,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疼痛(VAS)评分、临床康复指标(切口愈合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肛缘水肿消退时间)。结果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的 18.18% 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仅为 6.06%(P<0.05) ;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的 81.82% 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达 96.97%(P<0.05)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VAS评分均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更低( (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肛缘水肿消退时间均更短 (P<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联合提肛运动可降低痔疮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疼痛评分,具有较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加以应用。
摘要:目的 探究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下精细化护理对胆结石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负性情绪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1月-2023年11月于天津市北辰中医医院行择期手术治疗的68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开展ERAS理念下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前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进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不适症状及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表简表(WHOQOL-BREF)]。结果术前 30min ,两组SAS、SDS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但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小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术后 WHOQOL-BREF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ERAS理念下精细化护理可有效缓解胆结石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负性情绪,加速其术后康复,减轻术后疼痛及不适症状,提升其术后生活质量。
摘要;骨肉瘤是儿童、青少年和青壮年常见的高度恶性骨肿瘤。然而其发病机制复杂,潜在的分子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在过去十年中,骨肉瘤患者生存及预后虽有一定改善,但发生转移和化疗耐药患者生存率并未明显变化,迫切需要鉴定骨肉瘤的新生物标志物,以开发特异性靶向治疗。随着对骨肉瘤分子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调控异常和信号通路共同驱动骨肉瘤发生、癌症转移和耐药性。并且miRNA可在多水平靶向通路对骨肉瘤产生促进、抑制以及耐药性的改变,一些miRNA也能够与circRNA、IncRNA形成竞争性内源网络。本文基于以上背景,探讨miRNA 靶向骨肉瘤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并与其相关的竞争性内源网络相联系,以期为骨肉瘤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
摘要:下尺桡关节为腕部重要组成部分,部分腕部骨折或损伤患者常伴随下尺桡关节脱位,因对其关注不足或认识欠缺而导致在腕部骨折治疗同时,忽视了下尺桡关节解剖位置,导致其生物力学稳定性丢失,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形成陈旧性下尺桡关节损伤,出现腕部功能缺失、疼痛伴活动受限等。目前,随着临床医师对下尺桡关节的认识不断提升,下尺桡关节陈旧性脱位的治疗也不断改良,本文现对尺骨截骨短缩内固定、Sauve-Kapandji手术及其改良术式、袢钢板弹性固定、桡骨截骨延长联合骼骨植骨术、软组织修复重建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摘要;脑缺血是世界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脑缺血引起氧气和葡萄糖的剥夺,进而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包括线粒体通透性过度开放、线粒体自噬功能障碍和线粒体过度分裂,引发各种形式的细胞死亡。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选择性自噬,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细胞过程,目的是消除功能失调或冗余的线粒体,从而微调线粒体数量,维持能量代谢。线粒体自噬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及病理机制密切相关,但有关线粒体自噬参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线粒体自噬的过程、信号通路和线粒体自噬在缺血性卒中的潜在作用进行综述,将有助于加深对线粒体自噬的认识,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摘要;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包括先天免疫反应失调、神经血管功能异常及微生物组改变,共同导致慢性炎症和皮肤表现。临床药物治疗包括外用甲硝唑、克林霉素、红霉素、伊维菌素、壬二酸、过氧化苯甲酰 ?α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及水杨酸等,口服多西环素、异维A酸、羟氯喹、β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剂及抗焦虑类药物等。此外,多种类型的激光也已广泛应用于玫瑰痤疮的治疗中。本文就攻瑰痤疮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不同药物治疗研究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