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协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从科学内涵看,党的自我革命具有“为何、何时、何为、如何”四个维度;按历史的脉络和线索划分,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创造了伟大成就,实现了社会的深刻变革。从辩证关系看,社会革命促进党的自我革命,表现为社会革命不仅催
〔摘要〕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本身就是一种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绿色生产力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自然观、科技观的创新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一脉相承和守正创新;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观的科学印证,更是新时代条件下适应生态文明保护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应然之举。发展绿色生产力,对于满足人民美好向往、建设美丽中国和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具有
〔摘要〕生态治理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我国生态治理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但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在此背景下,必须从以下四个维度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加强思想理念引领,推动生态治理理念现代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生态治理制度科学化;建设数字
〔摘要〕科技创新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是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关键引擎,也是赢得全球科技竞争、确保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科技创新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促进国家现代化发展:科技创新激活经济内生动力,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科技创新重塑政治治理效能,提高政治现代化水平;科技创新加速文化传承创新,促进文化发展进步;科技创新保障社会安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科技创新优化生态和资源利用,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摘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能够在制度、治理、秩序等维度发挥规范引领价值、良法善治价值及和谐发展价值。在当前法治乡村建设过程中,仍需关注涉农立法体系不完善、乡镇执法规范化建设不足、涉农纠纷化解能力有限、普法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并通过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来保障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要以加强地方立法为抓手,完善涉农法规体系;以着
〔摘要〕职业教育注重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担负着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存在多重耦合因素,能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目前,职业教育在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角色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不精准、办学功能不全面等现实问题。因此,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应当通过如下路径形成强大合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明确角色定位,构建服务农业
〔摘要〕村干部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与落实乡村建设行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完善村干部激励措施是推动村干部做好工作的一剂“良方”。新时代完善村干部激励措施,要从提升农民幸福感、力戒农村工作中的形式主义、解决村干部关注的焦点问题、发挥村干部的主体性、完善乡村治理制度体系五个方面着力,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动性,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关键词〕新时代;村干部;农民;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